就业指导+

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操作指南

日期:2023-11-13浏览次数:






















































目录

1 毕业生登录 1

2 核对基本信息 3

3 选择功能模块 4

4 毕业去向填报 5

4.1 与用人单位线上签约 5

4.1.1 用人单位发起签约邀请 6

4.1.2 毕业生回应 7

4.1.3 学校(院系)签约审核 8

4.2 与用人单位线上解约 9

4.2.1 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发起解约申请 10

4.2.2 另一方回应 11

4.2.3 学校(院系)解约审核 12

4.3 向学校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线下签约 13

4.3.1 毕业生在线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 14

4.3.2 学校(院系)协议审核 16

4.3.3 下载回传用人单位盖章的电子就业协议书 17

4.3.4 学校(院系)签约审核 18

4.4 已签纸质就业协议书补充登记 19

4.4.1 毕业生补充登记就业协议信息 19

4.4.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20

4.5 申请线下解约 20

4.5.1 毕业生发起解约申请 21

4.5.2 学校(院系)解约审核 22

4.6 其他毕业去向信息登记 22

4.6.1 毕业生登记去向信息 23

4.6.2 学校(院系)去向审核 24

5 档案信息登记 25

5.1 登记档案信息 25

5.1.1 毕业生登记档案信息 25

5.1.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27

5.2在线申请修改 28

5.2.1 毕业生申请修改档案信息 28

5.2.2 学校(院系)申请修改审核 29

6 户口信息登记 29

6.1登记户口信息 29

6.1.1 毕业生登记户口信息 29

6.1.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31

6.2在线申请修改 32

6.2.1 毕业生申请修改户口信息 32

6.2.2 学校(院系)申请修改审核 33

7 去向登记确认 33

8 核验授权 37

8.1 毕业生核验授权 37

8.2 档案和户籍接收管理部门查询核验 39

9 消息提醒 40

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操作指南



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登记系统”)支持毕业生自主登记毕业去向及签约信息、档案转递信息、户口迁移信息,去向登记确认以及核验授权。为方便毕业生更好地使

用登记系统相关功能,特制定本操作指南。

1 毕业生登录

登录方式一:关注绑定“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公众号,

点击“去向登记”直接登录。

1微信公众号登录


登录方式二:通过手机端搜索登记系统网址dj.ncss.cn,点

击“毕业生去向登记”,使用学信网账号登录。

2 选择登录用户


3用户登录


注意:毕业生无法登录系统的原因主要有:1.学校就业部门没有上传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或上传的信息有误;2.毕业生没有在

学信网绑定学籍信息。请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 核对基本信息

首次登录要核对本人基本信息是否正确。若信息无误,点击“信息确认无误,进入系统”;若信息有误,联系学校就业部门更正(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需由本人在学信网账号信息中修改)。

请务必仔细核对基本信息,否则会影响后续签约、转档、落户。

4 核对基本信息


3 选择功能模块

毕业生确认基本信息无误并提交后,进入选择功能模块界面。“毕业去向填报”用于登记毕业去向及签约信息,“档案信息登记”用于登记档案转递信息,“户口信息登记”用于登记户口迁移信息,“去向登记确认”用于登记确认毕业去向信息,“核验授权”用于授权档案和户籍接收管理部门查询核验本人的去向登记信息,供相关部门办理转档、落户使用。毕业生需完成去向登记

确认才能进行核验授权。

注意:若省级就业管理部门尚未开启毕业去向填报、档案信息登记、户口信息登记功能模块,则模块不可见若学校相关部

门尚未开启以上功能模块,则对应模块不可使用。

5 选择功能模块


4 毕业去向填报

点击“毕业去向填报”进入主界面。主界面分为去向填报和登记记录两部分,去向填报包括签就业协议书就业、其他形式就业、升学、未就业,毕业生应提前仔细阅读“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分类及证明材料”说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准确选择毕业去向类型并填报相关信息。登记记录显示毕业生登记的毕业去向及签约信息、用人单位发起的在线签约邀请、学校(院系)审核进度

及结果等。

6毕业去向填报主界面

4.1 与用人单位线上签约

此功能适用于用人单位已经在登记系统注册,可以与单位线

上签约的毕业生。


线上签约流程:用人单位通过登记系统向毕业生发起签约邀

请,经毕业生同意、学校(院系)审核通过后,线上签约完成。

7线上签约流程图

4.1.1 用人单位发起签约邀请

用人单位需先通过登记系统向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函,主界

面会显示该签约邀请条目,点击可查看详细的单位及签约信息。

8 用人单位邀约


4.1.2 毕业生回应

毕业生在应约有效期内(履约截止时间之前)对用人单位发起的签约邀请作出签约回应。若同意签约,点击“接受”;若不同

意签约,点击“拒绝”;若逾期未回应,该签约邀请失效。

9毕业生应约


注意:

1)应约有效期只是限制毕业生回应时间,与学校(院系)

审核时间无关;

2)毕业生只能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同意签约后,

其他单位的签约邀请只能查看,无法操作;

3)毕业生签约与否不影响其他单位对其发起签约邀请;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发起签约邀请后,在应约有效期内无法向该毕业生再次发起邀请,毕业生若拒绝签约或应约有效期

内未回应,该用人单位可再次对其发起签约邀请。

4.1.3 学校(院系)签约审核

毕业生同意签约后,提交学校(院系)审核, 可通过主界面

查看学校(院系)审核进度及结果。

10等待学校(院系)签约审核

若学校(院系)审核通过,签约完成,毕业生可在线预览、下载电子就业协议书。若学校(院系)审核不通过,签约失败,如仍需签约,毕业生应根据签约失败原因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由用人单位重新发起签约邀请,再次进行线上签约流程。


11线上签约完成


12线上签约失败

4.2 与用人单位线上解约

此功能适用于已经与用人单位完成线上签约,并与单位协商

一致,双方同意解约的毕业生。

线上解约流程:毕业生或用人单位任意一方通过登记系统向对方发起解约申请,经另一方同意、学校(院系)审核通过后,

线上解约完成。


13线上解约流程图

4.2.1 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发起解约申请

线上解约可由毕业生或用人单位任意一方通过登记系统发起解约申请,解约前毕业生应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若毕业生发起解约申请,需选择解约原因,填写解约说明,点击“提交”等待用人单位回应;若用人单位发起解约申请,毕业生主界面会显

示用人单位发起的解约申请条目,点击该条目可查看解约信息。

14申请线上解约



15查看解约信息

4.2.2 另一方回应

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发起解约申请后,另一方可对是否同意解约作出回应。若同意解约,点击“接受”,提交学校(院系)审核;若不同意解约,点击“拒绝”,解约失败,签约仍有效,如仍

需解约,双方协商一致后重新发起解约申请。

注意:另一方对解约申请作出回应没有时间限制,若用人单位长时间不回应毕业生发起的解约申请,毕业生可主动与用人单

位沟通或联系学校协助进行解约。

16 解约回应


4.2.3 学校(院系)解约审核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同意解约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解约完成,毕业生可与其他单位签约或登记毕业去向信息;若审核不通过,解约失败,签约仍有效,毕业生

或用人单位需按照解约失败原因重新申请解约。


17线上解约完成


18线上解约失败


4.3 向学校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线下签约

此功能适用于用人单位没有在登记系统注册,无法与用人单

位线上签约的毕业生。

线下签约流程:毕业生通过登记系统在线申请电子就业协议 书,需填写就业协议信息,经学校(院系)协议审核通过后,成电子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或用人单位下载打印电子就业协议书,单位盖章后,由毕业生或单位回传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经学校

(院系)签约审核通过后,线下签约完成。

19线下签约流程图


4.3.1 毕业生在线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在主界面点击去向填报的“签就业协议书就业”,再点击“向学校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线下登记”,按要求准确填写就业协议相关信息后,确认并提交学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在提交前应与用人单位、院校沟通确认就业协议信息,避免因信息

有误影响院校审核及后续签约。

注意:毕业生应与用人单位及时沟通确认签约方式,由用人单位发起签约邀请进行线上签约,还是由毕业生自行向学校申请

电子就业协议书进行线下签约。


20选择线下签约


21填写就业协议信息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就业协议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重新编辑就业协议

信息再提交审核。


22 撤回修改

4.3.2 学校(院系)协议审核

学校(院系)审核毕业生提交的就业协议信息。若审核通过,毕业生主界面对应条目状态为“就业协议审核通过”,毕业生点击进入可下载电子就业协议书。若退回修改,条目状态为“协议审核待提交(老师退回)”,毕业生需根据退回修改原因修改就业协议信息后重新提交审核。若审核不通过,条目状态为“就业协议审核不通过”,毕业生电子就业协议书申请直接作废,需根据

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填写就业协议信息后,再次提交审核。


23协议审核状态


24退回修改就业协议信息

4.3.3 下载回传用人单位盖章的电子就业协议书

学校(院系)协议审核通过后,毕业生进入签约条目点击“点击下载电子协议书”,下载打印电子就业协议书并联系用人单位盖章。盖章后毕业生点击“本人回传协议书”,及时回传本单位盖

章的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材料,提交学校(院系)审核。另外,


毕业生还可以点击“用人单位协助回传协议书”,登记系统自动向用人单位发送协议链接短信,单位通过链接下载打印电子就业

协议书,加盖公章后由单位直接回传。

注意:确保回传的图像清晰完整,每张图像材料不要过大,

最好不超过300k,否则系统自动压缩,可能会影响图像清晰度。

25下载回传电子就业协议书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重新回传

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再提交审核。

4.3.4 学校(院系)签约审核

学校(院系)审核回传的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材料。若审核通过,签约完成;若退回修改,毕业生需根据退回意见重新回传电子就业协议书图像;若审核不通过,线下签约申请直接作废,

毕业生需重新在线填写就业协议信息再次提交审核。


4.4 已签纸质就业协议书补充登记

此功能适用于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纸质就业协议书,需补

充登记就业信息的毕业生。

补充登记流程:毕业生通过登记系统在线补充登记纸质就业协议书上的就业信息,并上传盖章的纸质就业协议书图像,经学

校(院系)审核通过后,补充登记完成。

4.4.1 毕业生补充登记就业协议信息

毕业生在主界面点击去向填报的“签就业协议书就业”,再点击“已签纸质就业协议补充登记”,按照已签订的纸质就业协议书内容填写就业单位及签约信息,并上传盖章的纸质就业协议

书图像材料,提交学校(院系)审核。


26选择补充登记

注意:确保上传的图像清晰完整,每张图像材料不要过大,

最好不超过300k,否则系统自动压缩,可能会影响图像清晰度。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补充登记的就业协议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重新编辑

登记就业信息再提交审核。

4.4.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毕业生补充登记就业协议信息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补充登记完成;若退回修改,毕业生需根据退回修改原因修改补充登记信息后重新提交审核;若审核不通过,补充登记信息直接作废,毕业生需根据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补充登记就业协议信息,上传盖章的纸质就业协议书图像,再次提交

审核。

4.5 申请线下解约

此功能适用于已经完成向学校申请电子就业协议书的线下签约或已签纸质就业协议书补充登记,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订

解约材料的毕业生。

线下解约流程:毕业生通过登记系统发起解约申请,上传解约材料,经学校(院系) 与用人单位核实无误、审核通过后,线

下解约完成。


27线下解约流程图

4.5.1 毕业生发起解约申请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后签订解约函等材料,进入签约条目点击“申请解约”发起解约申请,选择解约原因,填写解约说

明,上传解约函等材料,提交学校(院系)审核。

28申请线下解约


29填写解约原因及说明

注意:确保上传的图像清晰完整,每张图像材料不要过大,

最好不超过300k,否则系统自动压缩,可能会影响图像清晰度。

4.5.2 学校(院系)解约审核

毕业生提交解约申请后,学校(院系)与用人单位核实情况后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解约完成,毕业生可与其他单位签约或登记毕业去向信息;若退回修改,毕业生需根据退回修改原因修改后重新提交审核;若审核不通过,解约失败,签约仍有效,

如仍需解约,毕业生需根据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发起解约申请。

4.6 其他毕业去向信息登记

此功能适用于需登记其他形式就业、升学,以及未就业等毕

业去向信息的毕业生。

其他毕业去向信息登记流程:毕业生通过登记系统选择毕业去向类型,登记去向信息,上传证明材料,经学校(院系)审核

通过后,完成毕业去向信息登记。


4.6.1 毕业生登记去向信息

毕业生根据实际毕业去向,在主界面选择“其他形式就业”、“升学”或“未就业”,再点击具体的毕业去向类型,按照不同去向类型的具体要求,填写相关去向信息,上传证明材料,提交

学校(院系)审核。

1)“其他形式就业”包括签劳动合同就业、提供公招接收函就业、其他录用证明就业、定向/委培毕业去向补充登记、自由职业、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应征义务兵、自主创业、部队军官或文职人员、医学规培生、国际组

织任职、出国出境工作。

2)“升学”包括境内升学、出国出境深造等。

3)“未就业”包括求职中、签约中、拟参加公招考试、拟

创业、不就业拟升学、暂不就业、拟应征入伍、拟出国出境。

注意:确保上传的图像证明材料清晰完整,每张图像材料不要过大,最好不超过300k,否则系统自动压缩可能会影响图像

清晰度。

培养方式为定向/委培(不可网签)的毕业生,在登记系统只能选择“其他形式就业”的“定向/委培毕业去向补充登记”,并且定向/委培单位由学校上传,毕业生不能修改。如需修改培养方

式或定向/委培单位信息,请联系学校就业部门进行处理。


30选择毕业去向类型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毕业去向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重新编辑去向信息

再提交审核。

4.6.2 学校(院系)去向审核

毕业生提交毕业去向信息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完成毕业去向信息登记;若退回修改,毕业生需根据退回修改原因修改去向信息后重新提交审核;若审核不通过,登记去向信息直接作废,毕业生需重新选择毕业去向类型,填写相关去向信息并上传证明材料,再次提交审核。学校(院系)在

审核时可直接修改毕业生登记的毕业去向类型及相关去向信息。

学校(院系)去向审核通过后,如果毕业生需重新登记毕业去向信息或与用人单位进行签约,进入该去向登记条目点击“作废”,登记系统自动作废原毕业去向信息,无需学校(院系)审

核,但学校(院系)可查看毕业生的作废记录。


31去向信息作废

5 档案信息登记

点击“档案信息登记”进入主界面。

5.1 登记档案信息

5.1.1 毕业生登记档案信息

毕业生在主界面点击档案信息栏的“档案信息登记”,选择档案转递类型,填写档案转递信息,上传图像证明材料,提交学

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可在主界面申请记录栏查看审核状态。

32档案信息登记主界面


档案转递类型分为单位接收档案(具体包括签约单位接收、上级主管单位接收、托管单位接收)和转回生源地。若单位接收档案,则档案转递信息由毕业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写;若转回生源地, 则档案转递信息根据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反映,毕业生结合反显信息进行修改或补充。注意:若档案转递类型为转回生

源地,但档案转递信息并未反显,毕业生需自行填写准确信息。

档案转递信息包括档案转递单位名称、档案转递单位地址、档案转递单位邮编、档案转递联系人、档案转递联系电话。若档案转递类型为转回生源地,且档案转递单位地址反显,毕业生修改信息时不可修改省级地址。若生源地有误,请联系学校就业部

门更正;若需跨省转递档案,请选择其他档案转递类型。

33填写档案信息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档案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修

改档案信息再重新提交审核。

若毕业生在“毕业去向填报”模块登记了档案信息,并经学校(院系)审核通过, 或者学校(院系) 直接登记了毕业生的档案信息,则档案信息将在档案信息栏显示,此时毕业生无需再登记本人的档案信息。若档案信息栏显示的档案信息有误,毕业生

可在线申请修改或直接联系学校老师进行修改。

5.1.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毕业生登记档案信息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毕业生完成档案信息登记,档案信息将显示在档案信息栏;若审核不通过,档案信息登记失败,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查看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登记档案信息。学校(院系)在

审核时可直接修改毕业生登记的档案信息。

注意:毕业生的基本信息被学校(院系)删除后,毕业生不可再使用“档案信息登记”模块功能,登记的档案信息将失效,状态为待审核的申请记录将变为审核不通过。学校(院系)重新

上传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后,毕业生需重新登记档案信息。


34档案信息登记完成

5.2 在线申请修改

5.2.1 毕业生申请修改档案信息

毕业生完成档案信息登记后,可在档案信息栏点击查看档案信息详情。若档案信息有误,毕业生可点击“档案信息修改”,修改相关信息后提交学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栏

查看审核状态。

35档案信息详情页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档案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点击“修改申请”,修改档案

信息再重新提交审核。

5.2.2 学校(院系)申请修改审核

毕业生申请修改档案信息提交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 核。若审核通过,毕业生档案信息修改成功,修改后的档案信息 将显示在档案信息栏;若审核不通过,档案信息修改失败,原档 案信息仍有效,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查看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发起修改申请。学校(院系)在审核时可直接修改毕业生提

交申请修改的档案信息。

6 户口信息登记

点击“户口信息登记”进入主界面。注意:若毕业生户口未

迁入学校,不可使用户口信息登记相关功能。

6.1 登记户口信息

6.1.1 毕业生登记户口信息

毕业生在主界面点击户口信息栏的“户口信息登记”,选择户口迁移类型,填写户口迁移地址,上传图像证明材料,提交学

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可在主界面申请记录栏查看审核状态。


36户口信息登记主界面



37户口信息登记审核状态

户口迁移类型分为单位接收户口(具体包括签约单位接收、

上级主管单位接收、托管单位接收)和转回生源地。


38填写户口信息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户口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点击“撤回修改”,撤回后修

改户口信息再重新提交审核。

若毕业生在“毕业去向填报”模块登记了户口信息,并经学校(院系)审核通过, 或者学校(院系) 直接登记了毕业生的户口信息,则户口信息将在户口信息栏显示,此时毕业生无需再登记本人的户口信息。若户口信息栏显示的户口信息有误,毕业生

可在线申请修改或直接联系学校老师进行修改。

6.1.2 学校(院系)登记审核

毕业生登记户口信息后,将由学校(院系) 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毕业生完成户口信息登记,户口信息将显示在户口信息

栏;若审核不通过,户口信息登记失败,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


情页查看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登记户口信息。学校(院系)在

审核时可直接修改毕业生登记的户口信息。

注意:毕业生的基本信息被学校(院系)删除后,毕业生不可再使用“户口信息登记”模块功能,登记的户口信息将失效,状态为待审核的申请记录将变为审核不通过。学校(院系)重新

上传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后,毕业生需重新登记户口信息。

6.2 在线申请修改

6.2.1 毕业生申请修改户口信息

毕业生完成户口信息登记后,可在户口信息栏点击查看户口信息详情。若户口信息有误,毕业生可点击“户口信息修改”,修改相关信息后提交学校(院系)审核。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栏

查看审核状态。

39户口信息详情页

如果毕业生提交后发现户口信息有误,在学校(院系)审核之前,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点击“修改申请”,修改户口

信息再重新提交审核。


40申请记录详情页

6.2.2 学校(院系)申请修改审核

毕业生申请修改户口信息提交后,将由学校(院系)进行审 核。若审核通过,毕业生户口信息修改成功,修改后的户口信息 将显示在户口信息栏;若审核不通过,户口信息修改失败,原户 口信息仍有效,毕业生可在申请记录详情页查看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发起修改申请。学校(院系)在审核时可直接修改毕业生提

交申请修改的户口信息。

7 去向登记确认

毕业生选择进入“去向登记确认”模块。注意:毕业生需在全国登记系统或省级、校级登记系统完成毕业去向上报后才能进行

确认。

毕业生核对确认本人毕业去向、档案转递、户口迁移等信息

是否正确。若信息无误,选择“信息无误,确认登记去向”提交。


41去向登记确认无误

若信息有误,点击“信息有误,需更新后确认”,选择“错误信息情况”类型,按需填写去向情况说明、档案情况说明、户口情况说明、联系方式后提交,按照之前登记相关信息的方式(全国登记系统或省级、校级登记系统)更新信息,再进行登记确认。

请务必仔细核对确认信息,否则会影响后续转档、落户。


42去向登记确认有误

如果毕业生提交确认信息有误后发现实际信息无误,可返回“去向登记确认”界面,点击“实际信息无误,撤销确认”,撤销

后重新选择“信息无误,确认登记去向”提交。


43去向登记确认有误撤销

毕业生可在登记确认功能页面的底部点击“违反‘四不准’行为举报”链接,对学校在就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择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类型,并详细说明学校的违规行为,同时

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即可成功提交,举报信息将反馈至教育部。


44违反“四不准”行为举报

8 核验授权

毕业生选择进入“核验授权”模块。注意:毕业生需完成去

向登记确认才能进行核验授权。

8.1 毕业生核验授权

毕业生设置去向登记信息表有效期,设置完成后可查看下载去向登记信息表,根据档案或户籍接收管理部门的核验需求,

核验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


45核验授权主界面


46查看下载去向登记信息表

去向登记信息表分为档案登记信息表和户口登记信息表,内容主要包括核验编号、核验二维码、基本信息、毕业去向信息、

档案转递信息或户口迁移信息。若毕业生在核验授权时尚未登记


档案转递信息或户口迁移信息,则去向登记信息表将不展示档案

转递信息或户口迁移信息。

47去向登记信息表(档案登记信息表)

8.2 档案和户籍接收管理部门查询核验

毕业生核验授权后,档案和户籍接收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可查询核验毕业生离校时相应的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

分为档案转递信息查询核验和户口迁移信息查询核验。

查询核验主要有两种方式。方式一:在登记系统点击“档案

转递信息在线核验”或“户口迁移信息在线核验”,输入毕业生


姓名和核验编号在线核验;方式二: 使用学信网APP,扫描去向

登记信息表二维码进行核验。

48登记系统查询核验入口


49在线查询核验(档案转递信息在线核验)

9 消息提醒

毕业生关注绑定“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公众号,除了

点击“去向登记”可直接登录登记系统外,还可接收到微信消息


提醒,包括用人单位发起的签约邀请、学校(院系)的审核结果、

去向登记信息被修改等,方便及时掌握去向登记进度。